前不久,记者来到博湖县本布图镇劳希浩诺尔村二组的生态农业示范小区,直奔目的地——巴州首座PC阳光板大棚年轻的实施人师香芸是很能“折腾”的。劳希浩诺尔村首座温室大棚归属她。2001年,师香芸用家里仅有的5000元建起了温室大棚,虽有所发展,但也不尽如人意。好学、聪明又肯吃苦的师香芸翻书本学科技,想寻一个致富良方。
2005年,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在该村开展后,师香芸学习电脑操作、下载收集全国各地的先进种植技术刻录成光碟……掌握了大量温室大棚的种植科技,对科技种植致富信心满怀。随后,她又通过网络了解了阳光板大棚这一高科技却高成本的种植技术。
师香芸和姐夫陈发金商量,他们一致认为阳光板大棚虽成本高,但科技密集、空间利用率大、低风险、高收效,后期产出和发展前景可观。于是,陈发金投资了70万元,建了这座阳光板大棚,占地1.3亩。
陈发金很会算账,他告诉我,这座温室大棚的育苗立体种植可达6层,每层可育200亩,共计1200亩,预计四年就能收回成本。
陈发金从没有涉足过种植业,他从事过几年建筑业。他很有经济头脑,善策划和精算。他的目标自然不会停留在只盖一座阳光温室大棚,安分做个农民。他看得更远——公司加农户就是他这项工程的总目标。
他说,这项工程还有总投资350万元的二期工程,准备建成标准PC阳光板连体温室大棚6座,集电动自控保鲜库、自然保鲜库为一体。二期工程将是以热带特种蔬菜为特色,集生产、餐饮、休闲、观光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建设。
而师香芸为了配合这一目标,一边经营现在的大棚,一边报了自学考试,她想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。